泥沙样胆结石,是胆结石形成的初期,主要呈泥沙型,特点就是颗粒很小,像泥沙一样细小,报告上通常表述为范围,所以分布较为散乱。泥沙型胆结石可以说是治疗胆结石的*金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那还得从结石的形成说起。泥沙型是初期的状态,随时间会变成小块,越来越大,质地会越来越硬,如果结石大于胆管,自然越来越不好治。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先化石,把它先化开,由大变小,至少要化以结石小于胆管直径0.5以下,或是化成泥沙样再排出体外,以免卡住,所以说泥沙样的结石省去了化石的过程,自然就相对好排出,也是我常说的排石的*金期。
前段时间我接诊一个胆结石患者,卢女士,单位体检查出泥沙样胆结石,范围30mmx4mm,从范围上看这个结石也有一段时间了,好在还不晚都是泥沙样的,并没有堆积成块,但这并不是说泥沙样的就比成块的结石病情轻,只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因省去了化石的过程排石会相对快一些。
她的报告里还有个细节就是,胆壁欠光滑,壁厚3mm,胆壁不太厚,有些轻微的胆囊炎,这可能是这些泥沙样结石与胆囊壁摩擦引发胆囊炎的发生,所以上面我说的泥沙样的结石并不是以单发的成块的轻的原因是单发的结石面小,与胆囊摩擦的少,引起胆囊炎的机率也就少了,结合患者的舌苔和症状,舌*口干口苦尿*,都是肝胆湿热的一些表现,也是引发结石和胆囊炎的一个因素。
我当时给她用的茵陈蒿汤加减排石,它主要是茵陈、栀子、大*三味药组成,它可以清利肝胆湿热,而且有利胆保肝的做用,同时大*还有泻下攻击引肝胆湿热下行,栀子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排石怎么排,就需要促进胆汁分泌,然后使泥沙样的结石随着胆汁分泌的时候进入肠道,最后排出体外,所以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又配合一些像柴胡、郁金一类的疏肝利胆作用的药,再进一步加强拍实,把清理湿热和排石同时进行,标本同治,患者本身胆囊功能还不错,经过一个多月的用药,胆囊内的泥沙结石也就排出去了。
所以说,发现有胆结石的朋友,无论大小尽量早点治疗,越早治疗,治疗周期越短,因为结石没那么大,质地没那么硬,化石排石会快一些。每个人症状不同,病因病机不同,请不要盲目用药!可以把你的症状发给我,我来为你辩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