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小站最前线丨她们背着四十斤的消毒药水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熊美霞记者张冰清

近期,杭城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基层医护人员既要做好日常诊疗工作,还要全力抗击疫情,集中隔离点24小时保障、挨家挨户入户采样、环境消杀、新冠疫苗接种。

西湖区翠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加班加点连轴转,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杨笛是翠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疫科医生,也是单位采样和消杀应急小分队成员。

10日上午9点,他正在接种门诊为辖区儿童接种疫苗,突然接到指令,辖区一家酒吧有一位顾客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他与同事迅速集结,带上物资奔赴现场,开展密切接触者和经营场所的采样及环境消杀工作。

工作结束后已接近下午1点,因之后还有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来不及停歇的他又立即前往翠苑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负责新冠疫苗接种,一直忙到下午4点。

这时,他接到任务,辖区某社区有22人需要入户核酸采样。为了尽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不敢有任何耽搁,又和同事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

晚上7点,采样、消杀工作结束,脱下闷热的防护服后,本想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没想到新的指令来了:又有三户居民判定为次密接需要上门核酸采样。

在完成所有人员的采样工作后,待把样本送往区疾控中心检测,顾不上吃完饭的杨笛回到单位已经是晚上10点了。

从清晨的7点工作到晚上的10点,不知不觉中已经连轴转了15个小时,这是近期翠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12月11日,防疫科*玉医生完成常规接种日最后一针疫苗的接种以及疫苗盘点,已是中午1点多了,又接到指令,需要入户为12人进行核酸采样。

由于这12人分布在8个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单元,而且基本都在老小区,没有电梯,最高的一户在7楼。

她和检验科的梁忍思带着物资,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艰难爬楼,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那种窒息感。

“采样结束,居民都会连声道谢,并面带笑脸跟我们挥手道别”,*玉很欣慰,“居民挥手的那一刻,辛苦也就走远了。”采样历经4个多小时,回到家早已天黑。

“没什么要夸的,所有都是应该的。”检验科科长魏凌秀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面对严峻疫情,采样任务也空前加重。

每次有任务,魏凌秀不仅要准备采样物资,统筹协调采样人员,抽空还要对单位全员进行采样技能培训,半夜处理采样指令、联系送检事项。

此外,检验科7名检验师承担了辖区入户采样的任务,检验师胡骁、许飞燕常忙深夜。

冬日夜晚气温低,因为要穿防护服,里面不能穿太厚的衣服,手指经常冻到发麻,为了让手指灵活点,他们只好通过两手互戳来取暖。

*办主任、检验师金萌,近期肾结石复发、腰椎间盘突出,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放弃了休息,自嘲地说“人手紧张,老腰必须挺着啊!”。

12月12日半夜1点,金萌接到采样指令,他主动请缨,顶着凌晨的寒风,入户完成采样,“时间太晚了,女同志不安全,我是男同志,我去采”。这是他的理由

在翠苑街道集中隔离点,医务组李炜、罗柳娅、汤玲俐、吴子俭、王会琴在12月8日完成多隔离人员的解除工作后,没来得及休整,当天傍晚接到区防指的指令,隔离点需要尽快对空出的多个房间进行终末消*,准备第二天继续接收密切接触者。

这下医务组再次全员出动,连夜进入污染区一层层挨个房间消*,大伙背着将近40斤重的消*药水在一层层移动。

“男同志背起来都觉得很累,女同志确实不太容易!”,唯一的男组员吴子俭连声感慨:4人消杀了5个小时,直到凌晨1点才鸣金收兵。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