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中医胡劲松医生。胆结石即胆石症,是指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据了解,我国胆结石发病率为8%~10%,近年来此病大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一般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郁积、胆固醇代谢失调、继发细菌感染等有关。另外,胆道蛔虫的卵或虫体残骸也可成为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

中医学认为,胆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附于肝,与肝相表里,内藏胆汁,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出现机体阴阳失调,血气逆乱,外邪侵袭等因素易致胆的功能失调,胆汁凝聚而形成结石。研究表明,胆汁中含有胆汁酸、胆色素、磷脂、胆固醇以及一大堆胆盐。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占比均衡,胆汁处于溶解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比如吃得太油腻,摄入胆固醇过多,胆盐和磷脂合成减少,再加上从来不吃早饭、喝水少、运动少,致使胆固醇、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失衡及胆汁瘀积,胆汁从胆囊流出的速度放慢,胆固醇就很容易析出,凝结成“胆固醇结石”。其他结石的形成基本,也是这个道理。

得了胆结石,临床症状主要有胁痛、腹痛腹胀、背痛、肩痛、胆绞痛、恶心、呕吐、暧气、厌油腻、纳减、恶寒、发热、*疸等症。其严重与否,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及有无发生流出通道梗阻或感染的情况。如果结石大小合适、位置又正巧避开要道,很多患者终身都会没有症状。从中医学辨证角度认识胆结石,大致分为4型:第一,是胆腑热结。多为合并感染、急性发作,症现胁痛伴高热、烦渴、便秘和脘腹疼痛拒按,舌绛苔干脉洪数。属于肝胆气郁、里热结实之证,需要给予疏肝行气、泻热通结治疗。可以用加味四逆散为基础方。第二,是湿热郁结。呈亚急性发作或有合并感染,症现胁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二便滞涩、口苦胸痞、不思饮食,多见*疸、舌苔*腻、脉象濡数。属于肝胆气滞、湿热郁结之证,需要给予清热利湿、消痞化结治疗。可以用胆道排石汤加减。第三,是肝脾不和。

多见于胆管或胆囊泥石型结石及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者,且多有饮食不节或精神抑郁史,症现胁痛伴胸闷善太息、口舌微渴、恶心呕逆、不思饮食,时或寒热往来,舌暗苔白干,脉象弦涩。属于肝气壅郁、侮脾犯胃之证。需要给予调和肝脾、解郁开结治疗。可以用丹栀逍遥散合利胆排石汤化裁。第四,是气滞血瘀。多见于胆道或肝内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亦可见混合型胆囊结石,病程较长,一般无寒热表症,可见*疸,胁痛常晚作或无定时,并呈固定性、反复性和向肩背部放射的特点,舌干苔少或有瘀斑。属于病久入络、气滞血瘀之证。需要给予破瘀活血、软坚消结治疗。可以用复方四逆散加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