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法官董百慧办案故事 和谐画面的描绘者
亲情和友情是我们人生的两大精神支柱,良性发展时,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当利益的纷争让亲人和朋友之间产生误会时,当事人之间由爱生恨,有时不但让双方感情受伤,情绪激动时甚至会产生放弃自己生命的想法。
8月31日,市中级法院审监庭法官董百慧用一颗真诚之心巧解家务事,让当事人从痛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施某父亲去世后和继母唐某因遗产纠纷诉诸法院,此案涉及争议财产300余万元,先后经历了6次审理,继母在重审判决书送达时当场把判决书撕成碎片,调解时双方言明彼此不能见面,如见面有引发心脏病的可能,儿子扬言如果不能如愿继承遗产将以死抗争此案件,双方争议的标的额之大、审理的次数之多、母子之间的误解之深、双方的个性之强均达到了董百慧所办此类案件的顶峰。
案情重大,一旦处理不好,如果引发当事人过激行为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董百慧仔细阅卷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查走访,多次与合议庭成员研究、商讨案情。他了解到,施某因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致使性格固执,处理事情与常人不同,有时法官对他说一句关心的话也能引起他的种种非议,甚至连手机号码也不肯给法官留下,使法官送达开庭传票时也要通过他的哥哥代收然后才能转送给他。开庭当天,施某告诉董百慧所乘出租车司机找不到法院二部的办公地点,欲不出席庭审,董百慧法官身穿制服,顶着8月烈日的烘烤,站在法院门前的马路上指挥着搭载施某的出租车司机如何行走。1个小时后,施某到了,董百慧法官已是汗流浃背。庭审时,董百慧认真全面地审理案件的焦点问题。庭审后,在充分掌握案情的基础上又多次倾听当事人的倾诉,反复的倾诉让双方当事人把淤积在心中已久的郁闷全部倾倒给了法官,两人都变得轻松开朗了许多。董百慧也从他们的倾诉中了解到纠纷产生之前双方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而且看出了他们也十分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于是董百慧法官以亲情为纽带,寓情于理地进行反复说教。由于双方情绪激动不能见面,调解工作只能背靠背地分开进行,法官不得不频繁地往返两个调解室进行调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董百慧法官及合议庭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从8时30分开庭到13时30分调解结束,法官们不但牺牲了休息时间,而且没有吃上午餐,但是产生了一个令他们忘记饥饿和疲劳的好结果双方互谅互让达成了调解协议。当事人在签收调解书时激动地说:各位法官,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亲情的回归令人欣慰,通过董百慧法官地调解而延续当事人友情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孔某和吴某是同村居住的农民,孔某因外出工作,将家中土地转包给了吴某,吴某在经营转包土地过程中,又将孔某的其他承包地私自耕种。孔某知晓后,通过诉讼程序收回了转包给吴某的土地,吴某以自己在土地上有资金投入为由将孔某告上法庭,要求孔某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因吴某提供的证据不足,其请求赔偿的数额无法确定,双方争议的数额又非常大,经两级法院多次调解也未能达成和解协议,最终因吴某证据不足且违约耕种孔某土地,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吴某的诉讼的请求。宣判后,吴某病故,其妻向省高院申请再审。省高院指令市中院再审此案。
8月5日,董百慧承办此案后,吴某之妻多次来法院向董百慧法官哭诉,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着曾经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如今面临着零回报的悲惨结局,坚持让孔某赔偿八九万元的经济损失。而孔某也一次次找到董百慧法官,陈诉着吴某违约在先的事实,又言明自己家里经济困难无力对其进行补偿。
董百慧在深入了解案情后得知孔某承认吴某在土地上有投入,双方争议的焦点只是在投入资金数额上。且通过走访得知,在发生争议之前两家的关系非常好,孔某和吴某是好朋友,因为两人关系较好,带动两家的其他家庭成员也来往频繁。
董百慧法官抓住双方感情基础好这一突破点,向双方阐明利弊关系,还先后几次到吴某家中,和吴某80多岁的母亲及刚刚成家的儿子以唠家常的方式谈感情说案情,谈感情是靠宽容和理解来维系和发展的,说案情的起因其实是因为私自耕种孔某土地引发的,过去的事情谁是谁非难以分清,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亲人还纠缠在诉讼之中,身心还受着煎熬说得吴某的母亲和儿子连连点头,承诺一定做好亲人的工作。
吴某之妻在亲人的规劝下,将索赔数额降到2万元,孔某在法官的劝说下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调解数额。于是双方在董百慧的主持下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董百慧法官说,判决结案是法官用法律的正义之剑高悬在双方当事人之间震慑双方当事人停止纷争,是不能调解结案时不得已而为之的。而调解结案,则是在法官情理交融的教育、感化下,双方当事人手拿橄榄枝微笑着走向对方的和谐画面,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董百慧法官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和谐画面的描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