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但是,有些人却担心喝牛奶会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因为牛奶中的钙会与尿液中的草酸或尿酸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结晶。这种担心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的浓度超过了溶解度,而沉积在肾脏中形成的固体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草酸钙、尿酸、磷酸钙、胱氨酸等。其中,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占70%~80%。草酸是一种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有机酸,如菠菜、花生、巧克力、茶叶等。草酸与钙结合后,就形成了难以溶解的草酸钙。
那么,喝牛奶会不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呢?答案是不一定。事实上,喝牛奶并不会直接导致尿液中钙的增加,而是取决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和代谢情况。如果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大,或者缺乏维生素D等促进钙吸收的因素,那么喝牛奶后,大部分钙都会被吸收利用,不会排出到尿液中。反之,如果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小,或者摄入过量的钙剂等造成血液中钙过高,那么喝牛奶后,多余的钙就会通过肾脏排出到尿液中。
其次,我们要明白,喝牛奶并不会增加尿液中的草酸,而是可能减少草酸的吸收。这是因为,牛奶中的钙可以与食物中的草酸在消化道里结合沉淀,从而避免了草酸被吸收入血。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尿液中草酸和钙结合形成结石的几率。因此,喝牛奶反而可以起到预防肾结石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说喝牛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含草酸高的食物了。因为如果食物中草酸过多,牛奶中的钙也无法完全中和掉。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还是要适当控制含草酸高的食物的摄入量,并且注意多喝水稀释尿液。
最后,我们要注意,喝牛奶也要有个度。如果过量喝牛奶或者补充过量的钙剂等造成血液中钙过高(高血钙),那么就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出量,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4。因此,肾结石患者不要在临睡前饮牛奶,以免在睡眠时尿液浓缩,钙沉淀过多。建议每天喝毫升牛奶,吃25克大豆对应的豆制品(克北豆腐或50克豆腐皮/干),吃1斤蔬菜,其中深颜色的占一半。
总之,牛奶是营养丰富的饮料,是人体日常补钙的良好来源。虽然牛奶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如钙、磷、钾等,但并不是引起肾结石的主要原因。肾结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高蛋白饮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而草酸离子在肾结石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适量饮用牛奶可以补充营养,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对于肾结石患者,只要对牛奶没有乳糖不耐受等问题,也可以每天喝牛奶。
预防肾结石的最简单方法是多喝水,饮食方面要限制膳食纤维的过量摄入,同时增加水果、蔬菜、粗粮的摄入量。针对不同结石成分和代谢状态,应相应调节食物构成。中老年人补钙要谨慎,最好咨询专业医生再决定补钙。综上所述,适量饮用牛奶有益于人体健康,肾结石患者也可以适量饮用。
我们是泌尿外科医生学习联盟,一群专注泌尿男科疾病科普、热心公益的泌尿外科年轻人,如果文章对您或身边的人有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