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京的粉丝何女士向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她曾患上胆结石并接受了手术治疗,但最近在网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鸡内金和玉米须煎汤,连续服用10天即可治疗胆、肾、尿道结石。何女士尝试了一个疗程后,效果显著。这一经历体现了新疗法的潜力。
鸡内金的作用与特性那么,鸡内金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原来,它就是鸡胃里的一层硬化角质层,被誉为鸡身体内的“黄金补品”。在料理鸡时,我们可以轻易地将其剥下晒干,然后碾碎成粉末备用。这种粉末状的鸡内金在药店中也很常见。一直以来,鸡内金都被视为助消化的良药,然而它对于结石的治疗效果却鲜为人知。其实,鸡内金不仅是助消化的良药,更能化解各种积聚,特别是对胆、肾、尿道结石具显著疗效。
鸡内金的历史与疗效中医的观点但是,鸡内金真的能治疗结石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特地咨询了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医师刘万里老师,他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鸡内金,通常被称为鸡肫皮,它是鸡的砂囊内膜,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除了能够健胃消食外,它还具有“排石”的功效。这一观点在清末民初时期河北名医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已有明确记载,体现了中医视鸡内金为排石良药,特别是消解胆结石症,其功不可没。
理化作用机理“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鸡内金的功效。它意味着无论遇到何种“石头”,鸡内金都能助其消化。对于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症,鸡内金的效用尤为显著。在中医治疗胆结石症的过程中,鸡内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药。这种神奇的功效,其实与鸡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鸡作为牲口,食物来源广泛且杂乱,它们没有牙齿,只能将食物整个吞下。这样的生活习性,使得鸡内金在消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各种“石头”的挑战。而正是这种严苛的环境,赋予了鸡内金独特的消化功能。鸡内金因鸡的饮食习性而具有化解石头的能力,含有的酶类成分帮助消化。
实际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值得一提的是,鸡内金对于人体内的钙化结石也有显著的疗效。尽管如此,使用鸡内金时仍需谨慎。刘万里老师提醒大家,虽然鸡内金是常用药,但也有许多配伍禁忌与饮食注意事项。由于鸡内金含有酶类成分,而某些中药如地榆、石榴皮等含有鞣酸成分,可能与其发生反应,改变其性质或降低其功效。因此,在使用鸡内金时,应避免与这些中药配伍使用,同时也要避免食用富含鞣酸的柿子、苹果等食物。鸡内金需谨慎使用,避开与含鞣酸药物及食物配伍;针对不同结石有不同应用。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结石,也有不同的鸡内金使用方法。如胃结石可以单独使用鸡内金进行调理,而胆结石和肾结石则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但无论何种情况,鸡内金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独特的消化功能和排石作用都值得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可以采用鸡内金炒黄后研为细末,每次服用5克,每日服用次,用淡盐水00~毫升送服。在第三次服药时,可以加服山莨菪碱10毫升和速尿0毫克,以增强疗效。另外,鸡内金焙干后研末,每次服用10克,每日次,用茶水送服,也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正常人吃鸡内金可助消化。对于胆有问题的人群,除了接受治疗,平时也可常吃鸡内金进行调理。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有时呈现家族遗传性,若家中长辈有胆疾,年轻一代可借助鸡内金预防。此外,结石的形成多与生活习惯有关,如不吃早餐易导致胆结石。因夜间无需消化,胆汁在胆囊中积聚,若早晨不进食,胆汁无法排出,长时间储存后浓缩,最终可能形成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