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分析是临床相关疾病必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虽不能做出肯定性的诊断,但其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尿液的异常颜色。
人体正常尿液因为尿胆原、尿胆素的存在呈现淡*色透明液体,而异常的颜色的出现往往是疾病出现的征兆。但是尿液颜色的改变也会随着患者进食的食物发生改变,如服用维生素B12、呋喃唑酮等药物尿液的颜色会呈现*色;食用大量胡萝卜、木瓜而呈现深*色;食用芦荟小伙伴们要注意患者产生红色的尿液而非绿色的尿液,这也是易错选项当中的一种。
以上为食物或药物因素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一般不用担心。当有疾病产生时,患者的尿液颜色也会发生对应的改变。此时需要多加注意:
(1)红色:是最常见的尿液颜色变化,可见于肌红蛋白尿(肌肉损伤患者等)、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等)、邻近器官出血(结石、肿瘤等)或者一些出血性疾病等会出现。
(2)白色:可见于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循环受阻所致:丝虫病)、脓尿(尿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结晶尿。
(3)深*色:常见于胆红素尿液,如梗阻性*疸、肝细胞*疸。
(4)蓝色:主要见于尿布蓝染综合征,由于尿液中含有过多的尿蓝母衍生物靛蓝所致。
(5)黑褐色:见于重症血尿、变性血红蛋白尿,也可见于络氨酸病、酚中*、黑色素瘤等疾病。
(6)淡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