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了结石疾病,例如肾结石、胆囊结石等,这些结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带来身体损伤,引发局部的疼痛感,甚至会因为局部受到结石的压迫、损伤引发炎症,因此平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预防结石。
据了解,很多的结石疾病都和饮食有关,如果存在饮食不当的行为,可能就会导致结石出现,平时需要结合健康的饮食来预防疾病,防止结石形成后对健康造成威胁。
01结石是“吃”出来的?
常见的结石主要有胆结石、肾结石等,胆结石,是指胆管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三种。
我国曾有大型调查显示,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都较高。
国外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居民偏爱食用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及精糖类食物,他们的肾结石发病率明显偏高。我国居民经常食用菠菜、甜菜、浓茶等,也容易发生。由此可见,肾结石的发生也是“祸从口入”。
02医生:不想结石越长越大,注意5个饮食禁忌
嘌呤摄入过多
很多食物都含有嘌呤成分,像是动物内脏,海鲜、老火靓汤、啤酒等。
嘌呤进入体内后,就会进行新陈代谢,并且它的终极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吃了很多高嘌呤食物,那么就会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医生建议:喝水少会减少尿液的排出量,盐才有机会析出,尿少了,才没能把结石冲走,让结石有了长大的机会,所以多喝水很重要。
摄取过多高蛋白质食物
例如经常吃肉太多甚至拿肉当主食的人,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代谢后,会增加尿液酸性,身体为平衡尿液酸碱度,会释放碱性的钙,钙与尿酸便会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
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质,经常大吃大喝的人易超标,可多吃果蔬并相应减少肉类摄入。
喝水少、水质差
常见的肾结石,就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人体70%的成分是水,其代谢、排*都需大量水分,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并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还有些地区的饮用水是硬水,晶体、钙含量较高,会使人体尿钙增高,形成结石。
每天喝~ml的水,这样能产生足够的尿液将杂质溶解和排出体外,医生一再提醒“不爱喝水是泌尿系结石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过量食用高草酸食物
草酸钙结石其实就是尿液中草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积累的草酸钙沉淀多了,就形成草酸钙结石。
应对技巧:草酸高的蔬菜是菠菜、菜心、油菜,小白菜等(可先焯水过后再炒,能去掉一部分的草酸)、豆类及茶叶(不喝过浓的茶),芝麻、坚果、巧克力、咖啡等富含草酸。
动物内脏、海鲜
肾结石有可能是吃了太多的动物内脏导致的,动物内脏可以达到补血的作用,但动物内脏、海鲜中都含有大量的嘌呤,嘌呤进入人体后,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
尿酸过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脏排泄钙的效率,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累积,增加出现结石的概率。
03生活中如何预防肾结石的出现?
首先要保证合理的饮食
不规律的饮食暴饮暴食,吸烟喝酒,或者大量的刺激性食物使用以后会导致肾结石发作,因此保证正常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肾结石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调节作息
长时间熬夜对于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也会影响到肾脏的正常工作,使得各种废物在身体中不断沉积,最终发展成为肾结石,所以大家如果想要预防肾结石,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多喝水
引起肾结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平时的尿量比较少,所以想要预防肾结石这种疾病,最好每天多喝点水,多喝水可以将身体的代谢产物及时排出去。
适当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本身有利于减轻体重、有利于改善人体的代谢紊乱。
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要注意补水。如果身体严重的缺水会尿液浓缩,增加结石产生的机会,既有体育锻炼又及时补水,及时排泄尿液,改善人体的代谢循环,对结石产生有利的影响。